在线[18052]
  首页 - 分类讨论区 - 新闻中心 - 未名大坑记版 - 同主题阅读文章 首页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移民专栏
  未名形象秀
  未名黄页
新闻中心
  精华区
  未名博客
  网络电台
  未名之家
未名交友
[更多]
[更多]
Immigration column
weiminghome
同主题阅读:对前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反思
[版面: 未名大坑记] [首篇作者:ohai] , 2008年12月16日11:09:56
[分页: 1 ]
ohai
进入未名形象秀
我的博客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全文]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修改文章] [删除文章] [转寄] [转贴] [ 1 ]

发信人: ohai (别处的梦), 信区: GreatPit
标 题: 对前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反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6 11:09:56 2008)

 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西方民族国家观念毒害的结
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本来就不过是把民族国家观念当成一个工具利用,需要时就用,
不需要时就踢开,或者用文字游戏的方法来篡改其含义
      
    而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对任何领域的公平与正义,都有一种狂热的信仰,真诚
的尊崇[1]。包括民族领域也同样是如此。所以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是真心诚意的
受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的,一方面对这个理论提出了修改,另一方面这种修改
并不是完全,其造成的影响仍旧扎实的体现在民族政策上面。
      
    于是一方面为了迎合民族国家的理论,人为的制造一了一个国族的概念,比如
所谓苏联民族,南斯拉夫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之类的概念,表示自己确实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另一方面为体现民族平等,用政策的方式,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把民族的界限人
为的固定化,人为阻断了正常情况下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同化。
      
    这种心理的来由是什么?本来真诚的相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现在为了国家的
需要尽量要把不同民族放在一个国家里,而不愿意都分裂成独立的国家,于是政府当局
觉得对那些少数民族好象亏欠了什么,好象万分内疚,于是拼命的给少数民族以种种刻
意的优待,给予行政上的自治,甚至对本来没有文字的民族都要制造出文字来,更有甚
者,对原先没有基本认同的群体,也不是将其融合到主体民族中来,而硬要指派成一个
独立的民族。
      
    这种做法实质上已经不是站在国家本身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去推行政策了;
已经是为了平等而平等,乃至牺牲国家的整体利益,实际上也牺牲这些民族的人民本身
的利益。造成的结果是人为加深了一个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人为削弱了
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人为促成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增长强大。
      
    我们可以摘引一些论述,来看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现在的中国在内,所实行的
民族政策的荒谬性。
      
    “在苏联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出,悉心致力于在那些从未组成过民
族行政单位的地方,或从不曾考虑要组成民族行政单位的民族当中,依据族裔语言的分
布创造出一个个民族行政单位的,正是共产党政权本身,认为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
别克、塔吉克、土库曼这几个苏维埃共和国,都是民族主义的产物,显然只是苏维埃知
识分子一相情愿的想法,而非这些民族想要追寻的目标”[2]
      
    :“这一政策还有一些离奇可笑之处。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 ,即在 20 年代建
国时命名的某个民族实际上没有自己的语言 ,或者已习惯于使用别民族的语言。然而 ,
苏维埃政权却硬性规定 ,作为行政单位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拥有并使用一种自己的语言
……更离奇的是 ,他们还组织一些语言学家把只有几百人的小部落才讲的一些地方方
言变成书面的文学语言。尽管很穷 ,苏维埃国家却把大量的力量和费用用于这种文化发
展 ,有时甚至去无中生有地生造文化。”[3]
      
    “1987 年哈萨克共和国科学实践会议披露的材料表明 ,哈萨克族学生在高校
的比例已上升到 75 % ,而当时哈萨克族人仅占共和国人口的 38 %。苏联学者批评这种
“放宽条件”的照顾政策使一部分居民产生了民族的特殊感和优越感 ,而在另一部分居
民中则不断引起不满。 总的看来 ,这还不是全局性问题 ,但在各民族的心理上却是个
不祥的阴影。”[4]
      
    “一位塞尔维亚著名院士著文道:南共‘用党的决定制造新的民族 ,首先是黑
山族。然后又用自治社会主义的名义制造出穆斯林族———全世界第一个这样的民族。
这样就加深了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种族的、宗教的及历史的分歧与对抗 ,从而导致了今天
的四分五裂’。”[5]
      
    前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刻意维护少数民族利益,强化少数民族意识的做法是否因
此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赞美呢?答案是恰恰相反!以对南斯拉夫的评价而言,吉尔著的《
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说
      
    “乐观的看法,正是从共产主义制度的南斯拉夫特殊性中,产生了南斯拉夫的
后共产主义灾难,悲观者认为,共产主义并未在任何地方消除种族紧张,只是通过武力
将其冻结并同时加强了这种紧张”[6]
      
    中国所实行的民族和苏联与南斯拉夫本质上是一脉相传的。比如中国与苏联一
样,不是尽量把那些原本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融合到主体民族汉族中去,而是刻意为那
些民族去创造文字。
      
    “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尊重和使用分不开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
革。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原来没有文字或没有通用文字的少数民族迫切要求政府解决
他们的文字问题。于是,帮助这些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就成为民族平等在语言文字方面
的一项重要内容”
      
    “1955年,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在两三年内普遍调
查少数民族语言,并完成对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的设计工作。……1956年制订了布依
文、4种苗文、彝文、新傈傈文方案;1957年制订了两种哈尼文、佤文、拉诂文、纳西
文、黎文方案,……1958年制定了侗文方案,……80年代设计了白文、瑶文、土家语等
方案”[7]
      
    中国少数民族政策更为离奇的地方是,原本一些群体并没有明确的民族归属,
融合入主体民族汉族中去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政府为标榜彰显所谓的民族
平等,置国家利益和这些群体本身的利益不顾,硬是人为指派他们属于一个少数民族。
      
    比如20世纪50年代广西民族识别,乐尧山区陇人,本来的情况是“部分群众认
为是汉族,个别群众也有说是瑶族,一般都自称是陇人”这种情况下,划分成汉族是比
较合理的选择。结果当时政府工作人员“认为陇人生活苦,又居住在山区”,就把他们
划成了瑶族。
      
    “据1953年7月桂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工作队实地调查的材料云:‘有很多人不
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如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代表潘德茂说:我去参加开会是
以瑶族身份为代表,……其瑶族的根据,我也不懂,以后我做代表回去,也跟着宣传是
瑶族。因此,乐尧山群众说自己是瑶族是由此而来的。这次到县参加学习的积极分子也
说: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政府给我们定什么民族,我们就定什么民族’”[8]
      
    让一些人说出“政府给我们定什么民族,我们就定什么民族”的话来,这真是
只有前社会主义国家所实行的荒唐到极点的民族政策下才有可能出现的笑话!为了体现
政府所谓的民族平等,政策几乎已经到病态可笑的地步。而实际上,这样的政策与其说
是民族平等,不如说是人为制造一个国家内人群的隔阂对立分化!
      
    此外还有所谓对大汉族主义的批判,“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和中期,
我们党是将民族政策的颁行和对大汉族主义的批判放在同一位置上的。……在批判大汉
族主义的同时,我们党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要求汉族同志‘凡事都‘求其在我’’,承
认在历史上是汉族对不起少数民族,多向少数民族做解释工作。……”
      
    至于刻意制造一些眼前利益上向少数民族偏斜的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计
划生育上的优免,这是尽人皆知的,无须多说。
      
    作为对照,我们不妨把被一些人吹嘘成自由民主的西方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同前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来做一个对照。
      
    加拿大的威尔.金里卡著《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一书
,有许多段落是能够说明西方实行的是什么民族政策的。
      
    西方人也构建所谓民族国家,但他们对本国所构建的民族国家,意思已经不是
鼓励国内的少数民族独立建国(而民族国家的本义却恰恰是指少数民族有独立建国的权
利),更不是造出一个空洞的国族概念,类似于苏联民族,南斯拉夫民族,中华民族等
等,而是彻底歪曲成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那个含义,是毫不含糊的用西方人的主流文化
去彻底同化国内的少数民族。
      
    “自由民主国家从以下意义上讲,都曾有过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它们鼓励,
有时甚至是强迫生活在国家领土上的公民融入到使用一种共同语言的共同公共体制中。
西方国家曾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取得这种语言和体制的融合:国籍和归化法、教育
法、语言法,有关公务人员雇佣、兵役制度和国家传播媒体的政策等等。”[9]
      
    以美国为例,美国行政区域的划分都是刻意保证说英语的人口占据多数:
      
    “美国被认为是‘中立’国家的原型,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的实际政
策。历史上政府边界的划定和它们加入联邦的时间都经过了精心安排,以确保以英语为
母语的人可以在美国联邦的50个州中都占多数,这帮助确立了英语在美国全部领土上的
主导地位”[10]
      
    “盎格鲁撒克逊殖民者占据了后来组成美国最初的全部13个州,就象约翰.杰
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的那样,‘上帝乐于把这个连成一片的国家赐予一个团结的
人民——这个人民是同一祖先的后裔,语言相同,宗教信仰相同,隶属于政府同样原则
,风俗习惯非常相似。’杰伊夸大了殖民地人口的族裔文化均一性——最为明显的是他
忽略了黑人——不过十三个州中没有一个控制在少数民族手中,这是事实”[11]
      
    “若是在19世纪,建立一个比如说纳瓦霍人、墨西哥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
或是夏威夷土著人的州是完全有可能的。当时这些民族被并入美国,在他们的家乡占人
口的多数。然而政府作出了一个审慎的决定,即不将联邦制度用以包容少数民族的自治
权利。相反,还决定,直到少数民族在数量上不占多数,这一领土才会被接受未联邦的
一个州。在一些案例中,政府通过划分边界的方式使印第安部落和西班牙裔群体在数量
上变为少数(如在佛罗里达)。还有一些案例是拖延建州的时间,直至盎格鲁撒克逊人
涌入该地区,并超过了原住居民(如夏威夷,西南各州)。结果是50个州没有一个象在
魁北克保证魁北克人的自治那样来保证实行少数民族自治。
      
    “总之,美国式的领土联邦制远非为了包容少数民族,而是使事态恶化,这并
不令人吃惊,因为设计美国联邦制度的人根本对包容少数民族毫无兴趣”[12]
      
    美国的邻居加拿大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19世紀加拿大总理麦克唐纳爵士在
谈及混血人时曾说到,‘这些原始地半开化人……必须用强有力地手段加以压制,直到
他们被涌入地移民淹没’”[13]
      
    把前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民族政策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
民族政策产生的效果对比一下,究竟哪个的效果更好呢?
      
    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说,确实后者的效果更好!
      
    前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体现和标榜的所谓的民族平等(其实根本不是平等),千
方百计的打压主体民族,给予少数民族种种自治的权利,种种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
的优惠,甚至让主体民族自虐来千方百计委屈恭顺到极点的讨好少数民族,结果是陷入
民族分裂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难以自拔。苏联解体了,南斯拉夫分裂,就算原本也属于
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现在也因为细臧问题,新江问题,弄的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而看看美国这样从建国一开始就建立在用西方白人文化强迫同化其他民族基础
之上的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民族矛盾,更不存在民族分裂势力,就算是闹矛盾最
厉害的黑人,他们所希望的也不过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不是独立建国。
      
    难怪西方的学者可以得意洋洋的嘲笑前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并未在任何
地方消除种族紧张,只是通过武力将其冻结并同时加强了这种紧张”[14]
      
    “按照通行的文化学派标准,美国和瑞士这两个联邦合众国的人口庞杂程度绝
不亚于南斯拉夫,但却并未陷入内战的泥沼”[1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实践已经说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实行的民族
政策确实相对来说更为合理,更有助于消除民族分裂势力,化解民族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那就说明他们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中的内容确实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这种学习,也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照搬,而是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
华,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来进行。
      
    所谓糟粕,美国从建国一开始所推行的同化融合政策,就带有相当的暴力强迫
成分,以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色彩,这些必须是坚决摈弃的。而且其同化本身也确实是
造成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的衰落停滞乃至消亡,这点也是必须反对的。
      
    至于精华么,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尽量发扬多数民族的文化,尽量提倡少数民族
融合到主体民族中来,这点确实应该好好学习。
      
    更具体的说,中国应该实现这样的民族政策。
      
    首先彻底取消把民族部族化的短视政策,也即彻底取消把民族血统化、行政化
、眼前利益化的政策。
      
    凡是政府下发要求人民填写的表格,一律取消民族一栏。民族身份完全由每个
人的自愿认同来决定,也即每个人宣称自己是什么民族,并且他所宣称归属的那个民族
其他人也认可认同他的归属,那么他就是什么民族。
      
    承接上面这一点,既然政府的表格取消民族一栏,那么根据民族身份来决定一
些所谓的优惠政策比如高考加分之类的也自然取消,那些优惠政策其实是对少数民族变
相的歧视。
      
    其次在行政上取消民族自治区,在教育上,汉语教育应该推广到所有地区,凡
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任何民族的人都应该接受汉语教育,但允许少数民族的人在自
愿基础上另外选修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文化上,国家的立场不应该是绝对平均主义。通过弱化主体民族文化的方式
来体现民族平等,实际上导致的结果是全面西化,是国家范围内所有民族的文化都逐渐
被西方同化。应该在增强主体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首先一
点是做好倡导汉族文化的工作,倡导和强迫的关系一定要区分清楚。所谓倡导汉文化,
是指国家应该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用国家的力量,用国家的资金对汉文化进
行宣传推广发扬。比如用国家的资金建设汉族历史人物的纪念场所,汉文化的研究机构
,倡导汉文化中一些优良传统和习俗。这样才能真正和强势的西方文化抗衡,为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此外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这在中国过
去也做过,现在的中国反而不怎么做了!比如用拍摄电影或动画片的方式把少数民族的
一些神话传说,少数民族的历史,少数民族的艺术,以及少数民族的经典文学反映出来
,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能被全国范围内的人所接触了解。
      
    上面几点中,在少数民族也尽量推广汉语的教育,可能会引起一些不理解。认
为这样做会导致少数民族自己语言文字的消亡。我的看法是语言文字固然是一个民族文
化的重要表现,也并非是全部表现。在国家范围内,一种语言一种文字的通行使用就已
经足够了。少数民族保留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民族艺术,
民族服装,民族的传统习俗。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如果少数民族不能熟练掌握这个
国家最通行的语言文字,无异于使他们在竞争的起点上就落后于国家的大多数公民,必
然导致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上发展的落后,而经济的落后最后还是会反映在文化的落
后上。
      
    因此为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的经济利益发展利益考虑,让他们国家大多数人一
样接受汉语教育也使应该的。
      
    不要过度夸大少数民族的民族情绪,在中国历史上,即便汉族并非统治地位的
民族,少数民族也往往逐渐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改用汉字汉语,比如南北朝时期的
鲜卑族。至于后来满清统治,对汉人极尽残酷压迫之能事,但他们自己也逐渐放弃满语
的使用,也能够说明问题。
      
    那种把使用民族语言,民族文字的神圣化,宗教化的观点,本身就是部族主义
的表现,真正文族主义的观点应该是从实现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去考虑!世界
上的拼音文字已经有这么多种,再增加一种有什么意义?
      
    我们不是为民族而民族,那样的民族主义不过是黑帮民族主义而已,应该以促
进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为最高标准,在中国范围内,让所有人熟练掌握汉语,增加中
国的凝聚力,向心力,这在目前西方文化占据绝对强势的情况下,对促进世界文化多样
性发展而言,是最大利益所在,这点是必须想通的。
      
    让一些小的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终从中国独立出去,对他们自
己发展民族文化也没有任何好处。这种缺乏强大实力的小国家,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
在经济上成为西方的附庸,在文化上也必然成为西方的附庸,最终的结果就是彻底被西
方同化。相反如果在中国领土内,通过与汉文化的结合,其民族文化反而可以保留和发
扬的更多。
      
    这就是我的观点,绝不能迂腐的实行文化上的绝对平均主义,前社会主义国家
四分五裂,乃至陷入内战的惨烈恶果已经是前车之鉴了。
      
    这些政策目标不是构建什么民族国家,而是建立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民族文
化并存互补的局面,这样才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1] 和英法美德等资本极权国家那些满嘴人权民主自由,实则愚民洗脑的政客
不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大部分都是真诚的信奉正义公平,把他们说成是整个人
类社会中最具有良知,品德最为高尚纯洁的人都不过分
      
    [2]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199页
      
    [3] 埃娜·卡·唐科斯《分崩离析的帝国》,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14页
      
    [4] 潘志平《民族平等 :理想、空想和现实———从前南斯拉夫解体谈起》,
《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
      
    [5] 同上
      
    [6]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 洪晖译,三联书店,2005年
,第81页
      
    [7] 王希恩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第56-57页
      
    [8] 同上,第 365
      
    [9]威尔.金里卡著《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 邓红风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5月第一版,第1页
      
    [10] 同上,第12页
      
    [11]威尔.金里卡著《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 邓红风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5月第一版,第96页
      
    [12] 同上,第97页
      
    [13] 同上,第70页
      
    [14]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郑文彬, 洪晖译,三联书店,2005
年,第81页
      
    [15] 同上,第119页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127.0.]

 
买美元?买欧元?网上体会货币买卖其中乐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诚聘海外杰出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期待海外优秀人才加盟
在北美上yooGift.com,给中国亲友送礼方便了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诚聘:Corporate Innovation Manager Asia-OSRAM
[分页: 1 ]
[快速返回] [ 进入未名大坑记讨论区] [返回顶部]
回复文章
帐号:
密码:
标题:
内 容:
赞助链接
forex
NUAA
西南交通大学期待海外优秀人才加盟
未名交友
将您的链接放在这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mitbbs.com),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